德國拜耳公司以不同的包裝銷售其藥物樂威壯®膜衣錠。世界各地所有的包裝都有相對一致的安全特徵,作為辨識真偽藥品的方法。消費者可根據以下多個方面判斷真假樂威壯。
真品樂威壯官網:http://www.levizta.tw/
外包裝印刷
正品樂威壯的外包裝印刷清楚色彩鮮豔;而盜版商品包裝粗糙,且印刷模糊。字樣用特殊油墨印刷,不同角度觀察呈現不同程度的紫色和綠色。
鋁箔上的印記
有些樂威壯®包裝在吸塑鋁箔的一側。鋁箔上有明暗交替的拜耳十字印記陰影或 "樂威壯®",並連續印有火焰符號。
鐳射防偽
外包裝有"Bayer "字樣或"樂威壯®"字樣的防偽鐳射技術,如果包裝傾斜,使光線從不同角度落在上面,就會變得明顯。
防篡改封口
正品的包裝總有明顯可見的防偽功能,如果沒有則可能是偽藥樂威壯。防篡改封口亦能用於判斷藥物是非被拆封。標籤一旦被揭開,則會留下無法去掉的字樣。
3D編碼
許多國家還強制要求使用一定規則標準。通常包括一個序列號,以便識別單獨包裝。
批號和有效日期
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對應的批號與有效日期,能判斷藥品的真假。因為通常批號是生產商或者品牌方記錄產品生產日期、產地、生產批次等信息的重要手段,同時亦有防偽功能。
偽藥樂威壯
冒牌的樂威壯®產品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。其中,以下批次代碼曾經和正在被用於樂威壯®的假冒產品
BXB8551 0027K79
2500K69 0026K69
0027K18 0027K81
樂威壯官網http://www.levizta.tw/
感謝各位消費者對樂威壯膜衣錠的認可。近年來台灣市面上出現不少偽藥樂威偽裝,其包裝簡陋,由於價格極其低,因此不少消費者冒險嘗試。個別病患使用後不適送院治療。
樂威壯官網:http://www.levizta.tw/
在此特別慎重聲明,網路訂購請到樂威壯台灣官網http://www.levizta.tw/ 是德國拜耳樂威壯的官方線上藥局,所有藥品從原廠出品送到客戶手上,100%真品!請務必慎重小心以免上當受騙。
「看見・齊柏林」基金會今(8)日舉辦「看見台灣」上映十週年暨「看見台灣III」發布記者會,不僅在現場首度釋出「看見台灣III」預告片,宣布電影會在明年上檔,並由「山椒魚來了」資深紀錄片導演麥覺明接替執導「看見台灣III」,也邀請到男星黃子佼擔任「看見台灣」上映十週年活動代言人,黃子佼也語重心長表示:「台灣這麼美,我很焦慮小孩還有沒有機會能夠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。」原本預計出席的顧問陳文茜日前傳出生病休養,今日臨時缺席,導演麥覺明被問及對方身體狀況,僅簡單微笑回應:「應該OK!」另表示感謝陳文茜一直有給電影許多意見。
黃子佼表示,自己近日到澎湖旅遊,參觀了海漂實驗室後,又到了海邊撿拾垃圾,發現上面不只有台灣的海洋垃圾,包括韓國的微波食品、阿拉伯等地的垃圾都在其中,黃子佼說:「這些東西因為藝術家的巧手,有機會讓我們看見,也讓我們知道其實全世界都在製造垃圾。」同時,黃子佼也指出,這些東西可能女兒玉米還看不懂,但未來等女兒懂事後,一定會用電視放「看見台灣」給女兒玉米看。
樂威壯
此次導演麥覺明執導「看見台灣III」,被問到為何在齊柏林導演的「看見台灣」後,並非是齊柏林拍攝初始的「看見台灣II」,而是直接拍攝「看見台灣III」,麥覺明導演表示,因齊柏林導演在籌備「看見台灣II」時發生意外離世,因此為了紀念齊柏林導演,決定將「看見台灣II」這個片名永遠留給齊導。
樂威壯
提到兩人淵源,麥覺明說他與齊柏林是多年鄰居,都住在木柵,第一次碰面時就覺得彷彿認識很久,都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,齊柏林對他秀出許多空拍影片,他第一次用高空視角看見台灣,難忘當時悸動,「很震撼,他(齊柏林)也說自己空拍照片很多是參考我的節目『MIT台灣誌』」,兩人可說是一件如故。
此外,黃子佼透露,過去與齊柏林導演完全沒有任何淵源,但自己當年主持金馬獎時,那年的最佳紀錄片就是由「看見台灣」獲獎,原本黃子佼更打算在金馬頒獎典禮上,使用空拍機捕捉典禮現場的視角,不過因國父紀念館是古蹟,無法使用空拍機拍攝,這也讓他扼腕的直說:「我很遺憾沒有用那個鏡頭語言向齊導致敬。」但又補充遺憾都是放在心底,如今只希望能將齊導的精神傳承下去。
最後,被問到平時會如何做環保?黃子佼指出,自己會把喜歡的T恤留下來做利用,將衣服上的圖案部分裱框起來放在家中。另外,許多禮品的部分他也會妥善分配,會將紙箱、禮盒送給全台灣各地有需要的網友們,「我有很多這些類型的網友,我下班有一部分的時間都在做這些分配,就是希望這些東西不要只到我這邊就變成垃圾,有機會可以再利用」。 黃子佼為「看見台灣」擔任10周年代言人。記者吳致碩/攝影 黃子佼遺憾始終未能專訪齊柏林導演。記者吳致碩/攝影 「看見台灣III」正式開跑。記者吳致碩/攝影 黃子佼暢談環保觀念。記者吳致碩/攝影 紀錄片名導麥覺明接替齊柏林拍攝「看見台灣III」。記者吳致碩/攝影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s://stars.udn.com/star/story/10090/7222321?from=udn-catelistnews_ch1022